下拉阅读上一章

  

当深陷原始环境,如茫茫丛林、孤岛或是荒芜的旷野,生火成为关乎生存的关键技能。火不仅能提供温暖,抵御寒冷与潮湿,驱散野兽,还能用于烹饪食物、净化水源、烘干衣物,为艰难求生点亮希望之光。以下将详细介绍在原始环境下生火的多种方法与要点。

一、准备生火材料

(一)引火物

引火物是生火的起始关键,需选取易燃、干燥且容易点燃的材料。

干燥的苔藓:在原始森林的树干、岩石表面,常能发现苔藓。挑选那些颜色枯黄、手感干燥蓬松的种类,它们富含纤维,表面积大,极易被微弱火星引燃。用手轻轻撕下或刮取,收集成一小堆备用。

枯草:寻找枯萎的草丛,选取细长、干燥无霉变的草茎。将其揉碎、理顺,去除其中夹杂的潮湿叶片与杂质,扎成小捆,方便取用。像秋季干枯的狗尾草,就是理想的枯草引火材料。

桦树皮:桦树的树皮富含油脂,天然具有易燃性。从桦树上小心剥下最外层薄而干燥的树皮,将其撕成细条,如同纸屑般松散,可迅速捕捉火星并燃起火焰。注意剥树皮时不要过度伤害树木,以维持生态平衡。

鸟巢:一些废弃的鸟巢多由树枝、干草、羽毛等搭建而成,经过风吹日晒,内部材料极为干燥。发现鸟巢后,轻轻拆解,将其中的干草、绒毛筛选出来,作为优质引火物,但要留意鸟巢位置,避免危险攀爬。

(二)易燃物

易燃物用于承接引火物燃起的火焰,并为后续燃烧提供持续能量。

小树枝:选取干燥、直径在 1 - 2 厘米左右的树枝,最好是质地松软的树种,如白杨、柳树。将树枝折成小段,长度约 10 - 15 厘米,堆积在引火物周边,呈圆锥状,方便火焰向上蔓延,逐步引燃更大的燃料。

干树叶:收集地面上大片、完整且干燥的树叶,避免那些潮湿发霉的。像枫叶、梧桐叶,经秋季风干后,堆积在一起可快速燃烧,补充火势。将树叶揉碎一些,夹杂在小树枝间,增强空气流通,促使燃烧更充分。

(三)燃料

燃料是维持火势稳定持久的保障,需储备充足。

粗树枝与树干:随着火势渐旺,要及时添加更粗的树枝,直径 3 - 5 厘米甚至更粗的树干段。可预先在周边树林寻找倒地干枯的树木,用石斧(后文会介绍制作方法)砍切成合适长度搬运至生火点。确保木材干燥,有裂缝、腐朽迹象的也可使用,但注意观察是否有虫蛀,避免燃烧时产生异味或烟雾。

干柴捆:将粗细适中的树枝用藤条、植物纤维捆绑成捆,不仅方便搬运储存,添加燃料时也更为便捷高效。制作柴捆时尽量紧实,防止松散影响燃烧效率。

二、利用摩擦生火

(一)钻木取火

制作钻板:挑选一块干燥、质地相对松软且平坦的木材作为钻板,如前文提及的白杨木、柳木为佳。将其表面打磨光滑,去除树皮、节疤等凸起物,在一侧中间位置挖出一个浅坑,形似小碟,用于放置引火物。坑的深度约 1 - 2 厘米,直径 3 - 4 厘米,确保引火物放入后不会散落。

准备钻杆:选取一根坚硬、粗细适中的直木棍作为钻杆,直径约 1 - 1.5 厘米,长度 30 - 40 厘米。一端削尖,以便在钻板上快速旋转摩擦;另一端尽量磨圆,方便双手握持施力。材质可选择硬木,如橡木、胡桃木,确保在高速旋转时不会折断。

操作技巧:将引火物放入钻板浅坑,用脚踩住钻板,固定其位置。双手握住钻杆,垂直立于浅坑上方,快速上下搓动钻杆,如同钻动螺丝。开始时速度可稍慢,找准节奏后逐渐加快,利用钻杆与钻板间的摩擦生热,使引火物温度升高。持续摩擦几分钟后,引火物会冒烟,此时轻轻吹一口气,助燃火星,引燃引火物,进而点燃周边易燃物,开启生火进程。过程中要保持专注,手臂酸痛时可短暂休息再继续,确保热度不流失。

(二)弓钻取火

弓的制作:寻找一根有弹性的树枝,如弯曲的山茱萸枝、弹性好的藤条,长度约 60 - 80 厘米,将其两端用植物纤维或细藤条绑紧,制成弓的形状。再找一根坚韧的绳子,可用动物肌腱、植物纤维搓成,长度适中,一端固定在弓的一端,缠绕几圈确保牢固。

钻杆与钻板:钻杆和钻板要求同钻木取火,钻板固定在地面或大石块上,确保稳定。

操作步骤:将绳子在钻杆上缠绕一圈,一端手持弓,像拉小提琴般前后拉动弓,带动钻杆在钻板上高速旋转。另一只手持续向下施加压力,保持钻杆垂直稳定。这种方式借助弓的弹力,相比单纯手搓钻杆,转速更快、更省力,能更快产生高温点燃引火物。注意拉动弓时节奏平稳,压力均匀,一旦引火物冒烟,立即按前文方法吹燃。

三、利用聚焦阳光生火

(一)放大镜生火

若身处原始环境且幸运携带放大镜(如眼镜片、望远镜镜片等光学元件组合),可利用太阳光线聚焦生火。

选择时间与地点:晴天时,选择阳光直射、无遮挡的空旷地,如沙滩、裸露的岩石面。最佳时间为上午 10 点至下午 3 点,此时太阳角度较高,光线强度大。将引火物放置在地面,整理成一小堆,确保干燥蓬松。

聚焦操作:手持放大镜,调整与引火物距离,使阳光透过镜片聚焦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落在引火物上。光斑越小越亮,能量越集中。保持放大镜稳定,避免晃动使光斑移位。几分钟内,引火物在聚焦热量下会冒烟、碳化,轻轻吹气即可引燃,随后按常规方法添加易燃物、燃料,扩大火势。

(二)凹面镜生火

自制凹面镜也可实现聚焦阳光生火。

制作凹面镜:寻找一块较大、表面光滑的金属片,如废弃罐头盒的底部、铜片等,将其敲打成凹面形状,尽量使其弧度均匀。若没有金属片,用冰块也可尝试,在低温环境下,用刀具将冰块雕刻成凹面镜雏形,利用冰的透明性聚焦光线,但要注意操作时保持冰块低温,避免融化变形。

生火步骤:与放大镜生火类似,将凹面镜对准太阳,调整角度使阳光反射聚焦在引火物上。由于自制凹面镜聚焦精度可能稍逊,需耐心微调角度与位置,直至引火物出现燃烧迹象,后续操作如前。

四、利用燧石生火

(一)燧石与火镰搭配

寻找燧石:在河滩、山谷的岩石堆中仔细寻觅燧石,其外观通常呈黑色或深灰色,质地坚硬、致密,表面有贝壳状断口,敲击时能产生尖锐的火星。识别燧石需要一些经验积累,多观察、敲击不同岩石对比,找到合适的燧石样本。

制作火镰:火镰可用硬度较高的金属片制作,如铁片。将铁片一端打磨锋利,呈镰刀状,便于敲击燧石。若没有现成铁片,可从废旧工具、废弃车辆零件等中拆解获取,再进行简单打磨加工。

生火操作:一手握住燧石,另一手持火镰,用锋利的火镰边缘快速敲击燧石,使燧石迸发出火星。下方放置引火物,如干燥的苔藓、桦树皮细条,调整角度让火星尽可能多地落在引火物上。多次敲击后,引火物积累足够热量便会冒烟起火,逐步引燃易燃物与燃料。

(二)燧石与钢片摩擦

若有钢片(如旧刀具、废弃弹簧等含碳钢材质),与燧石摩擦生火更为高效。

准备材料:将钢片表面擦拭干净,确保无油污、铁锈,保持光滑平整。燧石同样挑选品质优良的,备好引火物。

摩擦技巧:像削铅笔般,用燧石沿着钢片边缘快速用力刮擦,钢片表面微小的碳钢颗粒在摩擦高温下脱落并氧化燃烧,产生大量火星。火星飞溅到引火物上,引发燃烧。操作时注意力度与角度,可反复尝试找到最佳引燃效果的方式,成功引燃后持续添柴,维持火势。

五、生火后的维护与安全

(一)火势维护

生起火后,要时刻关注火势,根据需求适时添加燃料。初期火势较小时,添加小树枝、干树叶,保持通风良好,让火焰稳步壮大;待火势旺盛,按需添加粗树枝、树干,避免一次添加过多燃料压灭火焰。可利用树枝、石块搭建简易支架,将燃料架空,促进空气流通,使燃烧更充分高效,维持稳定持久的热源。

(二)防火安全

原始环境中,火灾极易失控蔓延,酿成大祸。生火点要选择空旷、远离易燃植被(如干燥草丛、灌木丛)、枯木堆积区的地方,周边清理出至少 3 - 5 米宽的防火带,移除树叶、枯草等杂物。用火过程中,专人值守,严禁离开,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如火星飞溅、风向突变等。若火势失控,立即用树枝、泥土奋力扑打灭火,必要时迅速撤离现场,寻找安全庇护所,确保自身安全免受火灾威胁。

身处原始环境,掌握生火技能无疑为生存增添重重保障,希望这些知识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助力困境中的人们燃起希望,战胜艰难险阻。

上一章 下一章

第3章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