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长安城西市,一座已显破败的宅院门前,十六岁的李商隐正跪在祖父的灵位前,目光呆滞地望着那方寒碜的木牌。

"商隐,该准备出发了。"身后传来母亲李夫人略显疲惫的声音。

李商隐缓缓起身,最后看了一眼这座生活了十六年的宅院。曾经富丽堂皇的朱门已经斑驳不堪,庭院中的景观石上爬满了青苔,连族中引以为傲的藏书楼也蒙上了厚厚的灰尘。

"孙儿不孝,没能守住祖业。"李商隐低声说道,声音中带着少年人不该有的沧桑。

"商隐,不必自责。"母亲走到他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你祖父生前就说过,家业兴衰本就是定数。更何况,这次变故,谁也想不到。"

李商隐紧握双拳。他当然记得,就在一个月前,祖父还坐在市舶司的厅堂里,为一批来自波斯的香料估价。谁知当晚就突发急症,三天后便撒手人寰。更让人始料未及的是,祖父刚走,一批据称来自市舶司的官员就上门查账,称祖父任职期间有多项违规之处,要求家族作出巨额赔偿。

"夫人,小公子,马车已经备好了。"管家老周在院外轻声提醒道。

李商隐深吸一口气,转身大步走向院门。十六年来,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从今天起,他们李家,真的要从长安城的名门望族,沦为一个普通的布商家庭了。

马车在长安城的街道上缓缓前行。透过车窗的缝隙,李商隐看到街边熙熙攘攘的人群。开元十年的长安,处处洋溢着盛世的气息。各色商贾往来如织,胡商的异域服饰与中原士子的长袍相映成趣,街边商铺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商隐,"母亲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等会到了王家布庄,你要记住,做生意不比在家中读书,一切都要倚靠自己。"

李商隐郑重地点点头。王家布庄的老板王德昌是祖父的故交,在得知李家变故后,主动提出收留李商隐做学徒。对于一个曾经的世家子弟来说,这份工作也许有些卑微,但在当下,这已经是最好的选择。

马车在一座规模不小的布庄前停下。"永茂布庄"的招牌虽然不算华丽,但看得出保养得当,门前的石狮子也擦拭得锃亮。

"来了来了!"一个略显富态的中年人快步迎了出来,正是王德昌。他二话不说,先是对着李夫人深深一揖,"李夫人受苦了。老李的事情,我也是后来才知道,实在是......"

"王老板不必如此。"李夫人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能让商隐在您这里学习,已是我们母子的福分。"

王德昌连忙摆手,"李夫人说的哪里话,当年要不是老李帮衬,我这布庄哪有今天。"说着,他转向李商隐,上下打量了一番,"不错,长得很像你父亲年轻时的样子。"

李商隐恭敬地行礼,"商隐见过王伯父。"

"好好好,"王德昌笑着点头,"先进店里说话。"

布庄的正堂宽敞明亮,四周的架子上整齐地摆放着各色布匹,从普通的粗布到精致的锦缎一应俱全。几个伙计正在忙着清点货物,见老板带人进来,都恭敬地行礼。

"这是我们布庄新来的伙计,李商隐。"王德昌对着伙计们介绍道,"以后大家要好好相处。"

"掌柜的,这不是......"一个年纪稍长的伙计话说了一半,又咽了回去。

李商隐心里一沉。果然,他们都认出来了,这个新来的伙计,就是前几天还在市舶司呼风唤雨的李大人的孙子。

"行了,都去忙自己的事吧。"王德昌挥挥手,转身对李夫人道,"李夫人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照顾商隐的。"

送走了母亲,王德昌领着李商隐来到后院的一间小屋前,"以后你就住在这里。我知道你从小读书,对经商之道不熟悉。不过不要紧,慢慢来,有什么不懂的就问我或者其他伙计。"

"多谢王伯父。"李商隐恭敬地说道。

"对了,"王德昌想起什么似的说道,"今天下午会有一批新到的布匹要清点入库,你先去帮忙,也好熟悉一下店里的情况。"

李商隐点点头,放下行李就跟着王德昌往库房走去。路过一个院落时,他注意到角落里堆着几箱东西,箱子上还残留着些许香料的气味。

"那是......"李商隐下意识地问道。

王德昌的脚步顿了顿,"哦,那是一些旧货,准备处理掉的。"说着,他加快了脚步,显然不想多谈。

李商隐若有所思地看了那些箱子一眼。他虽然年纪不大,但耳濡目染之下,对商品的气味还是有些了解的。那种特殊的香气,分明是来自波斯的上等香料。

库房里,几个伙计正在忙着搬运布匹。看到李商隐来了,都客气地打了招呼,但眼神中难掩好奇和异样。

"这批是刚从蜀中运来的蜀锦,"王德昌指着几箱新到的货物说道,"你先帮着清点一下数量,然后按照品相分类。"

李商隐应了一声,走到货箱前。掀开盖子的瞬间,一股淡淡的霉味飘了出来。他仔细检查了一下,发现最下面的几匹锦缎已经有些受潮。

"王伯父,"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道,"这批货似乎......"

"哦?"王德昌走过来,"有什么问题吗?"

"最底下的几匹布有些受潮,如果不及时处理,恐怕会影响整批货物。"李商隐说道,"而且按照气味判断,应该是在运输途中遇到了雨水。"

王德昌眉头一挑,仔细检查了一下,脸色顿时变得凝重起来。他招来几个伙计,很快就把受潮的布匹找了出来。果然如李商隐所说,足足有十几匹锦缎都有不同程度的水渍。

"好眼力。"王德昌赞许地看了李商隐一眼,"不过这批货已经清点入库了,现在发现问题,只怕运货的商行不会轻易认账。"

李商隐想了想,说道:"王伯父,我记得祖父说过,蜀道多雨,每到这个时节,经常会有货物受潮。所以但凡收蜀中的货,都会在合约上注明检查期限,至少要三天。"

"这......"王德昌一拍大腿,"对啊!我怎么把这茬给忘了。来人,把前几天的合约找出来。"

很快,伙计就把合约取来。果然,上面明确写着:"货到三日内如有品相问题,可退换。"

"好好好,"王德昌喜出望外,"多亏你提醒,否则这一批货的损失可就大了。"

李商隐微微一笑。这些都是他从小耳濡目染学来的,在别人眼中也许稀松平常,但对一个商人来说,往往就是一笔可观的利润。

忙完库房的事情,天已经不早了。李商隐回到自己的小屋,点起一盏油灯。房间虽然简陋,但收拾得很干净。床榻上铺着一床新褥子,显然是王德昌特意准备的。

他从行李中取出一个小本子,这是祖父留给他的东西之一。翻开第一页,上面写着:"商道如水,利往则流。然水性至柔,而能穿石;商道至柔,而能通天下。"

这是祖父的商道心得,只可惜,还没来得及教给他,人就已经去了。

想到这里,李商隐的眼眶有些湿润。他强忍着情绪,继续往下看。突然,一张夹在书页中的纸条引起了他的注意。

纸条上只有简单的几个字:"后院香料,切记保管。"这分明是祖父的笔迹,而且看字迹的潦草程度,应该是在临终前匆匆写下的。

李商隐心头一震。难怪王德昌对那些香料讳莫如深,原来这里面另有隐情。

"咚咚咚。"突然,门外传来了敲门声。

"少爷,我是周管家。"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

李商隐连忙去开门。只见老周正站在门外,手里还提着一个食盒。

"夫人让我送些吃食来,"老周压低声音说道,"还请少爷务必保重身体。"

"多谢周伯。"李商隐接过食盒,却发现比平常要重得多。

老周见四下无人,快速说道:"少爷,老爷临终前交代,让您一定要保管好那批香料,千万不可轻易示人。具体为何,老爷没来得及说明,但想必与市舶司的案子有关。"

李商隐心中一凛。难怪祖父会留下那张纸条,想必这批香料里面,藏着什么重要的秘密。

"还有,"老周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包袱,"这是老爷留下的几样物件,说是早晚会用得上。"

李商隐接过包袱,沉声道:"周伯放心,我都明白了。"

送走老周,李商隐仔细检查了包袱里的东西。除了一些零碎的文书,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块翠绿色的玉佩,玉质温润,做工精致,一看就不是凡品。

"这是......"李商隐拿起玉佩,突然发现背面刻着几个小字:"市舶司印"。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海中闪过。莫非,祖父留下这些东西,是想让他查明市舶司案件的真相?

夜深了,长安城渐渐安静下来。李商隐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他知道,从明天开始,他就要以一个布庄学徒的身份生活。但他更清楚的是,这个身份背后,还隐藏着一个更大的秘密等待他去揭开。

窗外,一轮明月悄然升起,洒下一片清冷的光芒。李商隐轻轻摩挲着那块玉佩,心中暗暗发誓:不管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他一定要查明真相,重振家业。

这一夜,注定是他人生的转折点。明天的朝阳升起时,他将以一个全新的身份,开启他的商海征程。而这条路的尽头,究竟是绝境,还是新生,就要看他的造化了。

夜风轻轻吹过,带来一丝若有若无的香料气息。李商隐知道,这是命运给他的第一个谜题。而解开这个谜题的钥匙,或许就藏在那几箱神秘的香料中。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章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