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土匪冒充县令,在明末征战天下》主角是周怀安。崇祯十四年的大明王朝风雨飘摇之际,山东崂山的一伙土匪意外劫杀了走马上任的即墨知县周怀安。在大祸临头的危急时刻,一位现代大学生意外穿越成为这帮土匪的首领。他决定效仿经典电影《让子弹飞》中张麻子的智慧与魄力,上演一场精心策划的冒充知县戏码。面对即将上任的新官,这位特殊的“知县”周怀安在登台时喊出了掷地有声的豪迈宣言:“我来即墨,只为办三件事:让老百姓吃饭,吃饭,还是踏马的吃饱饭!公平,公平,还是踏马的公平!”这句誓言不仅展现了他改革的决心,更暗含了他匡扶正义、惩治贪腐的雄心壮志。在周怀安的带领下,这支原本只是为求自保的土匪队伍,逐渐走上了替天行道的道路。他们不仅要面对官场腐败势力的压迫,还要与盘踞一方的匪患势力对抗,更要直面外来倭寇的入侵和鞑靼铁骑的威胁。在这片动荡不安的土地上,周怀安以其独特的方式,在明末乱世中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传奇之路,最终成为了这片混乱时代的“清流”,在历史的洪流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其实,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鳌山卫指挥使朱建威成了他的老丈人,对他的帮助实在太大。
这个朱大人只有这一个独女,到时候就算他要造反,老丈人也会毫不犹豫支持。
如果老丈人还有儿子的话,大义灭亲也不是不可能。
但他只有一个女儿,就算他要造反,他也会跟他一条道走到黑,根本没有别的选择。
“好,王小二,给我下拜帖,明天一早,我要去拜访老丈人,啊,不,拜访鳌山卫指挥使朱大人。”
“好嘞!”
王小二顾不得满身的疲惫,亲自写好拜帖,又骑马送往鳌山卫指挥使朱建威的宅邸。
李大牛想了想,说:
“大人,我听说,女婿第一次拜见老丈人,是要送重礼的,要不我们现在去买。”
周怀安点点头,送什么礼呢?这是个问题。
他现在除了银子和粮食很多,没有别的什么,送其它东西也不是太合适。
认真想了想,他一拍大腿。
“有了!”
李大牛好奇地问:
“大人,送什么?”
周怀安用手点了点自己的脑袋。
“在这儿。”
李大牛没有明白,总不能是送自己的脑袋吧,算了,不想了,又不是自己娶媳妇。
第二天一早,周怀安穿戴整齐,出了县衙,坐着马车向城外驶去。
为了怕骑马破坏了他的形象,他特意没有骑马,而是由李大牛赶着马车,王小二骑马护送。
鳌山卫指挥使朱建威的宅邸并不在即墨城内,而是在城外的南里村,这里离即墨城和鳌山卫驻地都不远。
朱家一世祖朱逻早年随明成祖朱棣南征北战,屡立战功,被授予世袭鳌山卫指挥使,就定居在即墨县南里村。
出城大约走了几里路,就来到一条小河旁,官道的尽头,是一面高大的马头墙,正中写着南里村三个大字。
一个百户走上前来,朝马车拱手道:
“敢问是知县周大人吗?”
周怀安撩开车帘。
“正是周某,前来拜访朱大人。”
百户再次拱手。
“末将马二宝,是大人的亲兵百户,我家大人已在宅邸恭候,特遣末将在此恭迎大人,大人的马车请随末将前行。”
周怀安刚刚正准备下马车了,听了马二宝的话,才知道还没到地方。
“有劳马大人了。”
马二宝跨上战马,在前面带路。
马车穿过一座长长的石桥,上了一段缓坡,这才来到一处五进的大宅院门口。
早有管家和亲兵迎上前来,分别安置王小二、李大牛,还有马匹和马车,马二宝和管家带领周怀安来到大堂。
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人站在大堂门口,显得英武不凡,正是鳌山卫指挥使朱建威。
周怀安快走两步,首先拱手道:
“下官即墨知县周怀安,拜见朱大人。”
朱建威也走上前一步,笑道:
“周大人客气了,快请快请。”
两人分宾主落座,寒暄几句,丫鬟上茶之后,众人退出大堂。
朱建威首先开口:
“周大人一到即墨县,安置流民,平抑粮价,让即墨百姓不再挨饿,本官佩服不已。”
周怀安笑道:
“鳌山卫驻守在即墨县,朱大人才是即墨的定海神针。”
“下官初来乍到,本来想早日拜访,但一直事务缠身,拖延至今,还请朱大人莫怪。”
朱建威摆摆手。
“周大人莫要自谦,鳌山卫驻扎即墨,还有诸多方面需要地方支持。”
“不知周大人今日大驾光临,有何要事?”
朱建威是武官,这个指挥使是世袭的,也不会弯弯绕,直接开门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