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门悍娘子》讲述了:苏荷是上阳村出了名的彪悍女子。她为了儿子谢承钰能有出息,硬是攒了三年钱将他送进了考场。却不料这位读过几天书的秀才之子,在功成名就后,竟然要迎娶自己最看不惯的继妹。"我谢承钰已是秀才之身,娶的定是温婉娴秀的妻子,而不是为了五文钱就能在街上与人相争一个时辰的市井之妇。"一句轻蔑的话,让苏荷将儿子和儿媳的婚礼闹得沸天扬地,也因此落下了"上阳村第一悍妇"的名号。名声虽差强人意,但苏荷并不在意,毕竟这三年的血汗钱不能打了水漂。眼看着苏荷与儿子的关系越发不僵,祖母看在眼里疼在心中,便以一顶庶女婚将苏荷送进了榆临四大贵族之首的沈家。从一个山野村姑摇身一变成了高门贵太太,苏荷原以为能过上锦衣玉食的日子,却不想遇上了天崩开局的一家子:愚孝的公爹、懦弱的婆母,再加上一个病弱的夫君。"你你你,成何体统!""儿媳妇,你好自为之。""娘子,你劲儿小些,捏疼为夫了......"面对这样的一家子,苏荷也只能硬着头皮上,在这个尔虞我诈的大家族中步步为营,努力经营自己的小家庭。
眼看着场面即将混乱,坐在上面的老夫人摆了摆手,才制止了又一场闹剧。
这是苏荷第一次见到沈家的掌权人沈杨氏,她倚坐在铺着貂绒垫的太师椅里,腕上缠着一圈佛珠,经年累月的佩戴使得木质珠子都有了玉质的光泽。
沈杨氏也打量着眼前的孙媳,她与徐如清是老相识了,两人一开始并不是很合得来,只是机缘巧合下欠了她一条命。当时的沈杨氏就取下自己的随身玉坠,承诺徐如清一个要求,十多年过去了徐如清也没找过她,待她都快将此事遗忘时,她又拎着玉坠子上门来找。
开口就是要让她的孙女儿嫁进沈府,沈杨氏左挑右选最后把这事儿丢给了三房,她明知沈泽的身子极差,她倒不考虑这些。左右也是应了承诺,至于以后守不守寡,就要看徐如清这个孙女儿的命好不好了。
虽说是第一次见面,沈杨氏在苏荷的面貌上看到了几分徐如清年轻时候的样子,和她祖母一样倔强倨傲,是她最不喜欢的性子。
她看向苏荷的目光粹着几分寒意:“三房苏荷?你可知错?”
苏荷抬起头,并不惧怕她周身散发的威压:“回老夫人,孙媳不知。”
“不知?”坐在左侧的夏氏立刻尖叫着接话,她立刻抽出手帕故作委屈的样子:“方才我在三嫂的院子里,是你指着我的鼻子说我自私自利,还动手打我,大家可都看见了,四嫂都可以为我作证。现在闹到了婆母面前你就不知了?”
刘氏心领神会地上前,假意解释:“婆母,原本也没什么大事,不过就是小辈推搡了两下,五弟妹大概是摔得比较疼了。”
苏荷被这两妯娌的说辞气笑了,要不说大家族里要找人抱团取暖呢,有两个人同时在场,白的就可以随意描成黑的了。
“不是这样的,是五弟妹她,她。”姜氏本来想出来辩解,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没说出了所以然来。
苏荷叹气将过程简单叙述:“是五婶娘想要三房每月抓红参的份例,让我婆母剩下来给沈昭读书,我过去给婆母请安的时候恰好碰见了,我不允,五婶娘就说我没教养,要教训我,然后左脚绊右脚就把自己摔了!”
苏荷一把甩开婆子的手,上前一步,“五婶娘说沈泽是病秧子,不该耗沈家的银子。可老夫人您难道不知,原本沈泽的身子就差,一份好的药材对他来说有多重要吗?更何况我婆母向总管家报了红参钱,她就没再领过属于她的月例。五婶娘不能为了自己儿子读书,就断了我婆母省吃俭用下来的红参。”
夏氏脸色一白,梗着脖子反驳:“你胡说,我哪里说要断了药这话,我不过是劝你们三房节俭些,毕竟咱们沈家才为了娶你用了好些钱财,这再大的家业,也经不住大补小补的珍贵补品如流水般进你们三房。”
她顿了顿,看了一眼坐在上房的沈杨氏:“再说了,挪点银钱给昭儿读书怎么了?昭儿现在是沈府唯一的读书苗子,他要是去了国子监,有名师教书,来年考了进士,有了一官半职那不是给他二伯添助力吗?你怎么能这么目光短浅?”
“我目光短浅?”苏荷冷笑一声:“五婶娘这话倒有些意思,沈昭读书要真是了得,哪里还需要我们几房开源节流给他捐纳个监生?难道说沈家会眼看着明珠蒙尘吗?要我说读书用功和天赋,怕还没有我家里那位病秧子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