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笑我全族不中举?三元及第你哭啥》主角是张彦。张彦本是一介九省状元,在获得博士学位后的一日,他意外穿越到了大雍朝的一个破落村庄。原主的家族世代以科举为荣,却在数十年间无人能中秀才,成了全村人的笑柄。可张彦很快发现了族老们背后的良苦用心。他暗自发誓:"既然都不看好,那我就考给你们看!"这个被全族忽视的十岁孩子,在开蒙七日后便一鸣惊人,不仅夺得全镇魁首,更是成为十几年来难得一遇的大才子,令全族震惊落泪。十一岁时,他在县试中夺魁,全县百姓纷纷前来瞻仰这位神童。十四岁那年,张彦更是连中三元,创下最小状元的纪录!满朝文武为之震惊,就连皇帝也赞叹不已。随着年纪增长,张彦的才能越发显赫:他不仅在朝堂上权倾天下,威慑四国,更是在科技与军事领域开疆扩土。十七岁的他已经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阁老,连皇帝都要给他三分薄面!在他的带领下,整个张氏家族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荣华富贵——长兄掌管户部,堂哥镇守工部,父亲被封为镇国侯,就连家中那条大黄狗,也成为了京都名犬。一时之间,群臣调侃:"张阁老,您家还缺仆人不?"敌国使者更是诚惶诚恐地求和:"张阁老,我们愿投降,您就别再研发新武器了!"面对这些,张彦只是挑眉一笑:"求?后面排队去。"
“彦弟!”张器兴奋地朝他招招手。
张彦朝他握拳鼓励:“加油。”
张器眨眨眼,不懂但跟着学:“加油!”
考试开始,考生提笔答题。
与科举考试破八股不同,会课的题跟现代考试更为接近,通篇都是需要默写,越往下难度越高,把童生以下的学子都折磨的要死要活。
张器题答了一半就把笔放下了。
他的背诵量只能达到这个水平,参加会课就跟凑个热闹似的,谁不知道这是全镇天才童生间的厮杀啊。
赵水更可怕,开场写了两句就睡着了,嘴角的哈喇子都快流到地上了。
但最奇怪的是张彦。
张器坐在张彦的左侧方,一转头就看见彦弟在奋笔疾书,张器揉了揉眼睛,险些以为自己看错了。
他定睛细心看,真是彦弟!
都这个点了,怎么还在写,他难道是在纸上乱画?
监考夫子拿着戒尺走到他面前,挡住了他看张彦的目光,那眼神威胁力满满。
张器立马就坐好了。
完了完了,可别被夫子当成作弊啊……
思及此处,张器赶紧站起身要交卷,生怕晚一会儿就被夫子判抄张彦。
考场内陆续有人交卷,有的走了,有的在门外等候,张器时不时回头看张彦要写到什么,这时却听见身旁有两个少年提起彦弟。
“张彦还在写呢,他不会真能考会课第一名吧?”
张器惊得眼睛都瞪圆了。
什么情况,这些人是张彦的同窗?他们觉得彦弟能考全镇第一名?
这么看好彦弟吗!
张器瞬间开始反思自己又菜又不相信张彦。
身边少年们还在说:“哼,考不上就滚出明志学堂了,谁在乎一个过路人啊。”
“可我觉得张彦不像盲目高傲的人,他要是没把握怎么会敢跟齐老先生打滚蛋赌注?”
张器偷听得耳朵上的绒毛都炸起来了。
什么什么?
彦弟跟夫子打了滚蛋赌注?
是他理解的那种吗?
谁输了谁滚蛋?
娘哎!
在家唯唯诺诺的彦弟,在外面都这么重拳出击的吗?
“敢不敢也是他滚蛋,难不成还会是齐老先生滚蛋吗?”
“不自量力,白瞎了赵家给他的读书机会。”
几个少年嘲弄着走开。
等张器反应过来追上去理论时,几人已经不见了身影。
“呼……”张器扶着膝盖喘气,脑门上顶着大大的茫然。
这几个人说得到底是不是彦弟啊?
总觉得彦弟不像是会拿自己前途开玩笑的人。
考场上不断有学子们交卷出来。
赵水站起身的时候还打着哈欠,等出了门瞬间精神得能打死一头牛,活脱脱跟读书犯克。
察觉到张器在看他,校霸赵水挥了挥拳头道:“再看你赵小爷,头给你打歪。”
张器:……
真不敢相信这种跋扈子弟会对彦弟好。
彦弟该不会是在骗他们吧?
这么想着,他主动询问道:“你好,请问你是赵家的小公子吗?我叫张器,是张彦的堂哥,早上我看见你们打招呼了。”
赵水本来还不想搭理他,一听到是张彦的堂哥,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你是彦哥的堂哥!”
赵水仰着头跑过去自我介绍:“我叫赵水,是彦哥没亲戚关系的亲弟!”
张器:……
无法理解。
但赵水声音太大,吵到了里面考试的学生,监考夫子拿着戒尺出来让他们走远点。
赵水呵道:“走就走,马上走!”
说罢,他掰着张器的胳膊,哥俩好似的跟他讲:“彦哥这么强,你肯定也很厉害吧?居然提前这么久交卷,肯定是答得又快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