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本凉薄》的主角江宛若在上一世经历了事业失败、夫妻背叛、闺密背刺以及亲人凉薄等种种打击。重生后,她决定不再扮演传统意义上的贤妻良母,而是选择做一个本性凉薄的人。她放弃善良、无私、上进和孝顺这些品德,只想找个免费的饭票,过着自由自在、游手好闲的生活,享受美食和安逸,远离一切牵绊。江宛若的运气不错,在这一世,她重生成在一个读书小官之家。她的父亲是个平平无奇的小官,没有收集美妇于后院的爱好,也没有后院中的明争暗斗。因此,她无需承担家族的荣兴责任,也无需假装成什么高门闺秀。这样的生活对她来说非常理想,轻松愉快。然而,故事转折点出现在江宛若的父亲因故入了刑部大牢之后。这并非一段传统的"爽文",更不可能是"双洁"的故事。男主已有妻子,而江宛若与之为妾。小说的重点放在她与父亲、长辈、孩子以及身边陪伴她的嬷嬷之间的亲情故事上,而非男女之情。江宛若坦言,她从未真正爱过这个男人。两人之间更多的是理所当然的关系:她为他生儿育女,他负责提供衣食无忧的生活,这些都是理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在这段关系中,江宛若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追求着属于她的简单而自由的生活方式。
我进府后有老太太照拂,过些年如果老太太没了,我的孩子也大了,他们长大后就是我的靠山,徐家书香门第,自然会给他们一份好前程,我便也不用为多操心。
以后他们定然孝顺我,这世上别人再靠不住自己孩子总是靠得住。
这些日子我在京都里逛得多,还挺喜欢这里的,比大冶县繁荣多了,吃的,用的,穿的,玩的都比大冶那小县城好太多。
虽说日后不能如在爹跟前一样自在,可这世上有几家姑娘嫁人还能有真正的自在,我忍耐几年,等我的孩子大了就自在了。”
江宛若不断的跟江恒列举她入徐府的好处,心中也不断地说服自己。
不就是跟别人同用一个男人吗?脏是脏了点,总比前辈子与人共用一个男人六年后才知道的好。
男人嘛,看淡了不也就是一个玩意。
孩子不能自己养,她这辈子就没有想过要养孩子,人们不是常说儿女都是债,她要那些债干什么。
徐家家境优渥,定然不会亏待她一个人的吃穿用度,再说她的要求又不高,并不需要锦衣华服,山珍海味,只喜欢花样多,新鲜些的,合胃口的就行。
她这辈子并不想过自力更生、吃苦耐劳的日子,也到了她供养江恒的时候,把徐家当成她今后的新饭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让徐桉为她和江恒之后的生活买单。
只是换的环境太过复杂,如果适应不好就会过得不自在。
过得不自在确实会让人心烦,但这事可以争取嘛,公司的领导不都给员工说,有什么要求可以提。
对,提,提之前先让他们请个太医过来看病,再狮子大开口地提,没脸没皮不知天高地厚地提,让对方知道自己并不是他们以为的良家好姑娘,不适合为妾,这样所有的事情便迎刃而解。
对,就这么办,反正她是小地方来的人,又不怕名声不好嫁不出去,她这辈子还没有想过嫁人。
江恒对女儿的话好像接受不了,一时不知道是生气还是难受,话都讲不出来,不过看脸色反倒是比往天好一点点,可能是被女儿的话刺激到了,感觉这女儿想法太简单,他还不能放手。
江宛若主意一定,脸上都多了几分神采,晚上睡得踏实,翌日吃过早食,就在房里写帖子,准备让郭琪送到徐府去时,那位罗嬷嬷又来了。
来得真巧,正想睡觉就有人送枕头,她还省了使人跑一趟。
此时江恒在昏睡中,江宛若不愿花时间与罗嬷嬷打半天转,开门见山地说事。
“嬷嬷上次过来说的事情我爹已经应下了,不过因为我是江家的独女,有些丑话不得不说在前头,需要跟能做主的三爷或三奶奶直接谈,在之前,还烦请徐府帮着先请一个太医来,先帮我爹看病。”
罗嬷嬷其实并不是老太太院中的人,而是徐桉的乳母,之前她并没有见过江宛若,上次来江家的小院是首次,不过那次与江宛若之间没说什么话,只是简单的寒暄,印象还不错。
此时见江宛若说话底气十足,俨然一副已是府中主子的派头,又说谈什么条件之类的,便心生不喜,嘴上应着,回去就把自己的看法一五一十的告诉了自己的主子徐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