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部委干部开始》主角是刘光奇。机械工程博士刘光奇意外穿越到1958年的北京四合院,成为官迷刘海中的长子。这是一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邻里之间为了一块半窝头都能算计半天。后院里,张氏老太太总拿二级钳工的儿子贾东旭炫耀,还不忘嘲讽这个大学生无业游民。前院的易中海大爷满口仁义道德,实则暗藏私心,一心想要拉拢这位新晋"太子"为自己的养老做打算。中院的阎埠贵仗着一身信条"吃亏是福",却总能在生活中占尽便宜。面对这帮复杂且精明的四合院居民,刘光奇嘴角微微上扬:自己可是水木大学全优毕业生,前世更是拥有博士学历的知识储备,这场面不过是小菜一碟。住进部委特批的三居室,看着存折上的数字不断攀升,再回头看看这依旧鸡飞狗跳的四合院。刘光奇心中暗想:格局不同,世界便不同。这一世,他不仅要让自己活得舒适体面,更要运用一身所学,在这个工业刚起步的时代大展宏图,成为真正的国之栋梁!
他又转向刘光奇,眼神里充满了恳求:“刘工,我还有个不情之请,您能不能……屈尊担任我们这个夜校的‘名誉校长’兼‘首席讲师’?”
成了!
刘光奇心中一喜,但他脸上却露出了“为难”的神色:“杨厂长,我在部里也有工作,恐怕时间上……”
“哎呀刘工您不用天天来!”杨卫国急忙说道,“您就挂个名!偶尔有空了来给我们讲一堂公开课就行!您的名字,就是我们夜校最大的号召力啊!”
“那……好吧。既然厂里这么需要我,我就却之不恭了。”刘光奇“勉为其难”地点了点头。
一旁的李爱民,此刻对刘光奇已经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他端起酒杯,毕恭毕敬地站起身,走到刘光奇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
“刘校长!”他连称呼都改了“我老李,服了!彻底服了!以前是我思想僵化,鼠目寸光。从今往后,您指哪儿,我打哪儿!这夜校的差事,我保证给您办得妥妥帖帖!”
刘光奇笑着扶起他,与他碰了一杯。
至此,通过一场庆功宴,他兵不血刃地将自己的身份,从一个临时的“评审专家”,变成了轧钢厂长期、拥有巨大影响力的“名誉校长”。他的影响力,已经深深地扎根进了这个数千人的大厂。
……
傍晚,贾家。
屋里的气氛,与三天前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贾张氏哼着小曲儿,正用一把新买的剪刀,喜滋滋地裁剪着一块崭新的蓝布料,那是她用刚从儿媳妇那“借”来的钱买的。从今天起,她儿子就是月薪四十二块五的三级工了她这个当妈的必须穿得体面点!
贾东旭坐在桌边,手里捧着那本已经被他翻得卷了边的《钳工入门手册》,看得津津有味,他第一次发现,看书原来不是一件痛苦的事。
就在这时门开了秦淮茹提着一个菜篮子走了进来,她今天特意去鸽子市,咬牙买了一条巴掌大的鲫鱼,准备给丈夫好好补补。
“回来了?”贾东旭抬起头,冲着妻子露出了一个略显憨厚的笑容。
秦淮茹看着丈夫那张不再阴郁的脸,心里甜丝丝的。她放下篮子,正要说话,贾张氏却先开了口。
“鱼买回来了?正好!”贾张氏放下剪刀,眼珠子一转说道“东旭淮茹你们俩别歇着了。咱们家出了这么大的喜事,全靠了人家光奇。咱们可不能不懂人情世故!”
她一边说一边从柜子里翻出两尾咸得发黑的干鱼,又从鸡窝里摸出三个带着鸡屎的鸡蛋,一股脑地塞进秦淮茹的菜篮子里。
“拿着!把这条活鱼也带上!现在!立刻!马上去刘家!给我好好地谢谢人家!话要说得漂亮点!让他知道咱们家是知恩图报的!”
贾东旭看着篮子里那几样寒酸的东西,眉头皱了起来。
“妈,这也太……”
“太什么太!这可是咱们家最好的东西了!”贾张氏眼睛一瞪,“赶紧去!趁热打铁!把关系给我巩固住了!以后咱们家还得指望人家呢!”
贾东旭还想说什么,却被秦淮茹拉了一下衣角。
秦淮茹冲他摇了摇头,然后提起那个分量不重、情意却很复杂的篮子,柔声说道:“东旭,妈说得对,咱们是该去好好谢谢光奇。走吧。”
贾东旭看着妻子那双清澈明亮的眼睛,点了点头,他知道,有些感谢,不在于礼物有多贵重。
夫妻二人提着篮子,怀着一种近乎朝圣般的复杂心情,走出了家门,朝着那个改变了他们全家命运的人家,缓缓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