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抗战:我的战术吊打全场》,主角是李云昭。他猛地睁开眼,头顶便是震耳欲聋的爆炸声,硝烟与血腥味扑面而来。这不是一场普通的演习,而是1937年那场惨烈抗战中的真实战场!原本在课堂上教授战略的国防博士,意外重生在这片满目疮痍的土地上,成为了一名基层军官。看着身边战友接连倒下,他紧咬牙关——既然命运将他抛进这绝望时刻,那就绝不会坐以待毙!没有系统,没有金手指,有的只是现代战术思维与不屈的热血。从最基本的排兵布阵到灵活的战术调整,他凭借智慧与胆识,在这场惨烈会战中硬生生撕开了一条生路。国难当头,他要带领这群铁血男儿,在这片浸染着无数同胞鲜血的土地上,杀出一条血路!
“好兄弟!”
“哐!”
两只粗瓷大碗,在血色的黎明中,撞出了金石之声。
碗中的烈酒,一饮而尽。
结拜的热血,尚未在血管里冷却;烈酒的豪情,仿佛还在喉间燃烧。
但现实的难题,已经如同黑风口清晨那冰冷的雾气,悄然笼罩了每一个人。
红姐那间被当做临时指挥部的屋子里,气氛凝重。
桌子上,那份由钱伯亲手书写的“家底清单”,就摆在正中。一边,是辉煌得让人眼红的战果——六十七支几乎全新的三八式步枪,两挺完好的歪把子轻机枪,四具锃亮的八九式掷弹筒,以及上千发黄澄澄、码放整齐的子弹。
而另一边,则是触目惊心的伤亡——黑风寨,战死一百二十七人,重伤七十三。
李云昭的部队,战死五人,重伤二人。
王振山看着那份战利品清单,眼中闪过一丝炙热。
他粗壮的手掌,在那张纸上重重一拍,发出一声巨响,对着屋里屋外所有幸存的土匪头目和骨干,用不容置疑的江湖口气,直接开了口:
“红姐!把新缴获的那些好家伙,都给老子搬出来!”
“优先补给我们这次战损最重、冲在最前面的弟兄!特别是死了大哥的张彪,你的人,先挑!”
这句话,如同一颗定心丸,让所有神情悲愤的土匪们,都精神一振。
没错,这才是江湖规矩!
论功行赏,按山头亲疏分配!
然而,李云昭却在这时,平静地开了口。
“大哥,我反对。”
短短四个字,让屋内的气氛,瞬间降到了冰点。
所有人的目光,都“唰”地一下,聚焦在了他的身上。有惊愕,有不解,但更多的是愤怒。
“疯狗”张彪更是第一个按捺不住,他“霍”地一下站了起来,那双因为兄长之死而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地盯住了李云昭。
李云昭没有理会他,只是看着王振山,语气诚恳,但态度却异常坚决:
“大哥,你我既已结为兄弟,成立了‘太行独立支队’,那从今往后,就不该再分‘你的兵’‘我的兵’。我们,只有一个身份——独立支队的兵!”
“所以,我建议,对所有战斗人员,进行一次全面的射击和战术能力考核。”
“谁的能力最强,枪法最准,谁就用最好的武器!谁最适合扛机枪,谁就去当机枪手!谁最适合打掷弹筒,谁就去炮班!”
“武器,必须掌握在最能发挥它作用的人手里!而不是按山头,论资排辈!”
这番话,如同在烧得滚烫的油锅里,泼进了一瓢冷水!
“姓李的!你他娘的什么意思?!”张彪彻底爆发了,他一脚踹翻了身边的板凳,指着李云昭的鼻子破口大骂,“我大哥!我黑风寨上百号弟兄!用命换来的家伙,你现在动动嘴皮子,就想把它分给你的人?凭什么?!”
“就是!凭什么?!”
“大当家亲口答应的,要先补给我们!”
“这小子是想夺权!想把他的人都换上好枪!”
屋外的土匪们,也跟着鼓噪起来。
在他们看来,枪,不仅是武器,更是身份、地位和话语权的象征。李云昭这个“新规矩”,就是要动摇他们所有人的根基!
王大山等李云昭的部下,也纷纷站到了李云昭的身后,与土匪们怒目而视,气氛剑拔弩张,仿佛随时都会再次火并。
王振山,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两难。
理智上,他知道李云昭说得对。一支真正的军队,就该这么干!这样的部队,拉出去才能打胜仗!
但情感上,他看着张彪那张悲愤欲绝的脸,看着那些跟了自己多年、伤亡惨重的老兄弟,他又怎么忍心,去驳回他们这最基本、也最符合江湖道义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