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远洋捕鱼,开局撞沉小日子军舰》的主角是李歌。大夏渔民,被誉为大夏的"海上劲旅"。一次意外中,李歌穿越而来,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大夏渔民,并且觉醒了神级捕鱼系统。然而,在系统觉醒的关键时刻,系统却要求他必须撞沉对面小日子的军舰才能完成绑定。面对如此重大的抉择,李歌毫不犹豫地加大油门,直冲向那艘小日子的军舰。成功绑定系统后,李歌在茫茫大海中开启了他的传奇生涯。这位渔民不仅能够捕捞各种珍贵海鲜——蓝鳍金枪鱼、极品大黄鱼、蓝龙虾、帝王蟹等名贵海产应有尽有,更是在海底沉船宝藏和海上漂浮的各种珍奇异宝面前无往不利。随着李歌的声名鹊起,各国的高科技设备也成了他的囊中之物。无人潜航器、仿生鱼、声呐浮标...甚至是各国潜艇都难逃他那张神奇渔网。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声呐浮标上出现了用中文书写的警示:"声呐无铜,捞走无用"。然而,李歌的命运似乎注定要与大海中的各种奇珍异宝打交道。这一天,当他一网撒下,竟然捞起了一个令他瞠目结舌的东西——那是一架刚坠毁的美国F22战斗机!也正因如此,一支庞大的航母舰队随即向他的渔船高速靠近。李歌望着这突如其来的航母编队,不禁感叹:"我只是捕鱼而已,何必动用航母来追捕我呢?"
台下,各位船老大们眼睛发亮,交头接耳,脸上洋溢着跃跃欲试的兴奋。这笔额外的收入,对他们来说诱惑巨大,更何况还能得个“爱国渔民”的好名声。
“李船长,没说的!我们‘琴渔708’跟你干!”
“算我们‘浙渔116’一个!”
“妈的,早就想收拾这些破玩意了!干!”
一份份简单的意向登记表很快被填满。一支由李歌无形中牵头、由众多渔船组成的“海上清洁大队”正式宣告成立。叶寒声那边也迅速打通环节,海警部门加强了相关海域的巡逻,随时准备接应和接收,奖励资金也迅速到位,显示了国家层面的高效支持。
翌日,晨曦微露。
琴岛港的汽笛声比往日似乎更加嘹亮。数十艘大小渔船,夹杂着“深海开拓者号”这艘旗舰,依次驶出港口。它们的目标不再是传统的渔场,而是李歌通过系统地图和叶寒声提供的部分信息综合研判后,划分出的几个“重点清洁区域”。
李歌站在“深海开拓者号”的驾驶室里,目光扫过雷达屏幕上代表友方渔船的光点,心中豪情万丈。这景象,宛如一支特殊的舰队出征。
“船长,咱们先去哪个点?”周大海问道,语气中带着期待。
“A3区,根据‘风声’,那边最近比较‘脏’。”李歌下达指令,嘴角带着一丝一切尽在掌握的微笑。他自然不会透露系统地图的存在,而是借用叶寒声那边的情报作为掩护。
船队按照事先粗略的分工,散布在广阔的海面上。每艘船上的船员都瞪大了眼睛,不仅盯着海里的鱼群,更留意着那些不该出现的“人造物”。
“深海开拓者号”凭借其先进的声呐和雷达系统(尤其是系统升级后的那个),如同敏锐的头狼,更容易发现隐藏在深水或漂浮的目标。
“左舷三点钟方向,水下十五米,有个非鱼群信号!”李歌盯着屏幕说道。
王虎立刻操作机械臂,精准下网。
几分钟后,一个圆柱体、带着天线的声呐浮标被捞了上来,表面还附着着些许海洋生物。
“哈哈!开门红!第一个!”船员们兴奋地围过来拍照。
李歌通过电台,在加密频道里简单通报:“A3区,一号点,收获‘废铁’一件。”这是约定的暗语。
很快,频道里传来其他船只断断续续的回应:
“‘琴渔708’报告,B2区捞到一个!”
“‘浙渔116’报告,C1区边缘发现两个!已入库!”
声音都压得很低,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一天下来,战果斐然。返航时,不少渔船的甲板上,除了鱼获,都多了一两个或新或旧的声呐浮标。它们被妥善固定,仿佛不是垃圾,而是闪亮的奖章。
设在港口僻静处的临时收集点排起了队。海警和国特局的工作人员熟练地验收、登记、拍照存档,然后当场点出现金奖金。渔民们拿到实实在在的钞票,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互相比较着谁的“收获”大,谁的“成色”好。
消息像海风一样迅速传遍整个港口。那些第一天还在观望的渔民坐不住了,纷纷找到李歌或者渔业协会,要求加入下一次行动。
境外,某情报机构监控中心。
分析员看着卫星图片和信号监测报告,皱紧了眉头:“长官,大夏琴岛港近期大量渔船异常聚集出海,活动区域与我们的部分浮标阵列高度重合。并且……过去24小时,我们在南海北部的一千多个浮标信号消失了!消失前没有收到自毁或故障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