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逆袭:实干派打脸投机分子》主角是叶长安。他从小就是一名孤儿,在十八岁之前一直过着毫无目标的生活。直到那一天,他遭遇了歹徒挟持,一位警察为了救他而英勇牺牲。那一刻的场景永远刻在他的心中,也让他立下了成为一名警察、为人民服务的决心。然而,他的生活迎来了意想不到的转折——刚入职的第一天,他就觉醒了一个神秘系统。从此以后,面对同事们只是表面功夫的反诈宣传工作,叶长安却与众不同地潜心钻研实际可行的反诈方法。他成功将反诈骗效果提升了50%,这一成绩引起了省里派来的调查组的关注,结果发现数据竟然是真实的!那些曾经嘲笑他"不懂变通"、称他为"死脑筋"的同事慌了神,他们不得不临时抱佛脚造假,最终导致派出所的工作陷入瘫痪。而当通报批评文件下达时,叶长安仍在思考如何突破剩下的50%反诈难题。令人意外的是,最先获得升职的,恰恰是他这个曾经被嘲讽的"愣头青"!
“哎。”
“这种人就没必要浪费口水了。”
“早点定案吧。”
龙队察觉到吴权的心态,不由得摇了摇头。
“是啊。”
“能顺利落网已经算得上圆满。”
“我看,可以让小安直接带他去指认现场。”
赵所轻轻点头,也赞同了这一说法。
对此,局长并无表态。
而是将目光看向刘长远,询问道:“你是叶长安的师傅,你认为呢?”
刘长远眉头微皱,陷入了沉默。
片刻,他看着监控画面里的叶长安,脸上露出一丝自豪的笑意,“这小子,总能给人带来惊喜。”
“是嘛。”局长淡淡一笑,旋即双手背在身后,继续看向监控,“那就再看看吧。”
...
审讯室内。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叶长安转动着手中的圆珠笔。
下一刻,双指陡然夹停笔身。
他的目光仿佛能洞悉吴权的内心。
“不得不承认,你很聪明。”
“知道利用自己养鱼人的身份,将一个距离受害者最近的鱼苗店铺当做目的地。”
“在前往目的地的途中,合理且巧合的观察受害者情况。”
“但问题在于,你去错了店铺。”
闻言。
吴权很是不服,反问了一句。
“你都说我是养鱼的了,那我去逛逛鱼苗店,这也算错?”他冷笑一声,仍旧是一脸不屑。
叶长安淡淡一笑,接着道:“逛鱼苗店当然没错。”
“可错就错在,你的鱼塘连加温装置都没有。”
“你却天天往罗非鱼苗专卖店跑。”
“你一个养鱼的,难道不知道罗非是热带鱼种。”
“你的鱼塘根本养不活...”
“吗?”
叶长安稍微拉长了语调。
当最后一个字,从口中蹦出的时候。
吴权顿时脸色一变,嘴里不停地喃喃着什么。
“怎么会...”他实在没想到。
一个小地方的派出所民警,调查会这么细致。
很快。
他猛地想到什么,嘴硬的继续辩驳。
“那这最多说明。”
“我不适合做养鱼这门生意。”
叶长安似乎猜到了吴权会这么说。
不假思索,笑着点了点头。
“你确实不适合。”
“但凡是个正经的养鱼生意人。”
“又有谁会挖两个鱼塘,只养一个鱼塘的鱼呢?”
叶长安意味深长地看着吴权,反问道:“你说是吧?”
“你怎么知道!?”
吴权大惊失色,猛然间猜到了什么。
“你调查了我购买鱼苗的订单?”
话落。
他又察觉到不对,自顾自否定道。
“不对。”
“我当初特地买够了,足以投放两个鱼塘的鱼苗数量。”
叶长安轻轻摇头,完全不以为然。
“我用不着调查你买的鱼苗数量。”
“随便看看,哪里都是破绽。”
“两个同样的鱼塘,一个塘边那么多藻类和水生植物。”
“另一个塘边却那么干净。”
闻言。
吴权似乎被戳中要害一般,瞳孔一缩。
这个细节他平日里都会手动清理的。
可最近要对新的目标下手,以及下手后的后续工作。
导致他分身乏术,没空去清理。
没想到,就这几天功夫的疏漏,给警方留下线索。
“当初挖鱼塘,马上就要错过鱼苗最佳投放时间。”
“你竟然还选择不雇人手,自己去干。”
“那几天的人工才值几个钱,后期多卖点鱼什么都赚回来了。”
“可你偏偏宁愿少赚钱,也要自己动手。”
“这不明摆着,施工有问题,怕别外人知道吗?”
“只有一个鱼塘养鱼,制氧机用电却是两个鱼塘的量。”
“再加上施工有问题。”
“稍微一联想,一切都明了。”
叶长安话语一顿,换了一口气,又继续娓娓道来。
“还有。”
“你养的鱼类,压根不需要全天供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