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夫君心系嫡姐,我退出》讲述的是苏清梨的故事。前世,苏清梨以为自己这一生最痛的不过是被夫君李修瑾辜负。直到她得知,原来李修瑾从始至终爱慕的都是她的长姐苏映雪。那个曾经让她视为依靠的男人,却在暗中将所有深情都给了别人。苏清梨心灰意冷,在绝望中重生。这一次,她不再沉迷于虚无缥缈的爱情。她看清了自己在这场孽恋中的位置,也明白了该如何做出最好的选择。既然李修瑾的心早已不属于她,那么成全他与苏映雪,或许才是最正确的结局。而楚王赵铎的出现,则给了苏清梨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这个男人从一开始就将她放在心尖上,给了她前世求而不得的温柔和宠溺。比起前生那个让她备受折磨的男人,赵铎才是最适合她的归宿。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当一切尘埃落定,苏清梨终于明白,原来最好的风景总是在转角处等待着她。
柳姑姑垂着眼帘,见主子眼底翻涌的决绝,心知这宫里又要起风波了。
“楚王在边关打了几场硬仗,如今办事越发稳重。”
姜太妃望着窗棂上的日光,语气渐渐柔和,“他是我看着长大的,人品又可靠,倒是比东宫、梁王都像回事。”
她顿了顿,指尖轻轻点着桌面,“若是他能护着清梨,清梨自己也愿意……”
话未说完,却被自己的叹息打断。
她抬眼看向柳姑姑,忽然自嘲地笑了:“我这把老骨头总是爱操心。孩子们的事还是顺其自然的好。清梨年轻,还没有定性。听说前阵子她对李家的公子感兴趣,如今不也散了。”
她想了想,又问道:“我记得苏家大姑娘比清梨还长两岁,她定下人家了吗?”
柳姑姑回话,“苏大姑娘今年十八岁了。听说以前也有人提亲,只不过镇北侯府那边压着,挑剔的很,慢慢就耽搁了。不过苏大姑娘是个才女,家世容貌也不错,就算耽搁两年,也不愁嫁人。”
“镇北侯府?”
姜太妃冷哼一声,“苏崇简是被猪油蒙了心,任由岳家拿捏。还有姜氏也是个拎不清的,自己女儿受了委屈都不知道护着!”
她越说越气,脸上有了薄怒。
柳姑姑忙柔声劝道:“娘娘不要生气。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奴婢瞧着,清梨姑娘聪慧果敢,性情坚毅,很有太妃年轻时候的风范。况且她有太妃照拂,将来必定差不了。”
姜太妃闻言,感叹的说道:“上次若不是她机灵,我恐怕活不成了。我们祖孙有缘,但凡我活着一天,必要照拂她一日的。”
冬至的脚步渐近,梧桐院的梅枝上积了层薄霜。
这日,清梨闲来无事,正在作画,忽然见苏映雪袅袅婷婷进来,手里捧着本簇新的诗集。
她脸上带着几分笑意,“二妹妹,诗集顺利出版了,在京中反响很好,得了许多姑娘们的称赞呢。”
又叹息一声,略有歉意:“可惜,你不曾参与。”
她含笑望着清梨,想从她脸上寻到半分后悔。
清梨只是淡淡一笑:“恭喜长姐心想事成。从此以后,长姐与李公子才子佳人,传为美谈,真是可喜可贺。”
苏映雪脸上的笑容僵了僵,不甘心地追问:“妹妹真不觉得可惜?若是当初你也参与了……”
“长姐的才名远扬,妹妹自愧不如。想必转年你的好事就近了!”
清梨打断她的话,笔尖随意在宣纸上勾勒出寒梅的轮廓,语气格外真挚。
她是真的希望苏映雪与李修瑾抓紧定亲成婚,好了断前世的噩梦。
两人明明暧昧不清,如今却遮遮掩掩,拖拖拉拉,令人好生烦躁。
若是苏映雪再改变心意,入宫遴选太子妃,岂不是要将苏家再次拖入浑水?
清梨可不想被她连累。
苏映雪攥紧了诗集,脸色僵硬。
她眸光落在清梨的画上,忽然笑了,“二妹妹,夫人有孕在身,还要操持冬至家宴,实在辛苦。你去不去探望帮衬,反而有闲情逸致作起画来?”
姜氏揣着三个月的身孕,行事格外小心,只在正午天气暖和时,由罗妈妈扶着在院子里慢慢踱步。
苏映雪此话虽然是调侃的意思,但语气却尖锐。
既是指责清梨没有孝心,只贪图享乐,又暗指她们母女失和。
清梨神色坦然,淡淡的说道:“周太医常来清脉,母亲胎相已稳。我也每日晨昏定省,从不落下,何来不关心一说。再说母亲当家十几年,手底下管家婆子都是能干之人,区区家宴,有何大惊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