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害死偏执帝王后,渣女重生悔悟了》讲述了:故事的主人公孟明姝,是一位在前世因为任性与偏执而错失美好婚姻的女子。她曾经拥有一个完美夫君萧衍,却始终未能珍惜。在前世,孟明姝为了摆脱萧衍的束缚,不惜做出种种荒唐行径,甚至在无意间导致了丈夫和女儿的悲剧结局。然而当她重获新生后,才真正明白了自己犯下的错误——这世上再没有比萧衍更好的男子,能够对她如此包容与付出。这一次,孟明姝决心改变,不再让自己的任性伤害到最爱的人。她渴望与萧衍共度余生,弥补前世留下的遗憾。然而当萧衍找到她时,他依然对她心存芥蒂,决定将她关禁闭以示惩戒。令他意外的是,在这幽暗的房间里,孟明姝眼中闪烁着不一样的光芒:"夫君要关我?那真是太好了,这样我们就能永远在一起了......"
玉质通透,玉佩上还印着龙纹。
龙一般只有皇室的人敢用,普通百姓若敢擅用是杀头大罪。
可纵使这般,徐绍章依然不相信孟明姝。
他虽不知道这玉佩怎么来的,但他还是不信团儿爹爹会是这样的身份。
他不了解那个叫萧衍的人,但他了解孟明姝。
“你是何时知道你夫君身份的?离开他之前还是之后?”
“是他亲口告诉你的?还是你自己猜的?”
徐绍章的问题很致命,一如既往地敏锐。
若是孟明姝之前便知晓萧衍的身份。
以她爱慕虚荣的性子,自是不可能做出抛夫弃子的事情。
也就是说,孟明姝的话可信度存疑。
“他之前同我说过,但我只以为他在说笑,根本不信。”
其实萧衍并未同孟明姝提过他的真实身份。
他很抵触提起亲人。
只是眼下孟明姝却不能如实去说。
毕竟重生这样的事情太过匪夷所思,说了旁人也只会当她中邪了。
“从前我长在穷乡僻壤,见识太少,并未看出这玉有多好,我那时只喜金银。”
“回了孟府见识多了后,才明白这玉的价值,又想起从前萧衍十分同我说的那些关于身世的话,这才相信了。”
徐绍章看着玉佩,又眼神审视孟明姝许久,最终也没在她脸上看出什么破绽。
徐绍章日常做的事情便于审问犯人有关,对方是否编造,他还是能看出一二。
“娘亲,娘亲。”
团儿一醒来就要找娘亲,她小手揉了揉惺忪的睡眼,迈着小短腿便往门外走。
“娘亲。”
“娘亲在。”
孟明姝连忙回应。
果然听到娘亲的声音,团儿脸上的紧张便消失了,转而露出了甜甜的笑。
她如小炮仗一般朝着孟明姝扑过来。
看到团儿,徐邵章心中有了想法。
孟明姝从前便喜欢撒谎,但团儿这么小的孩子,却不会骗人。
“团儿。你见过这个玉佩吗?”
面对这个小崽子,徐绍章总是下意识放缓语气。
“这是团儿的玉佩!”
团儿双眸瞬间亮晶晶的,小猫一般将玉佩抱在怀中。
孟明姝轻轻笑了,忍不住捏了捏团儿的小脸。
“是你爹爹给团儿的吗?”
团儿摇头:“不是的。”
徐绍章脸上的笑意淡了几分,正准备告诫孟明姝时,团儿又开口了。
“这玉佩是爹爹给娘亲的。”
团儿紧紧抱着玉佩,眸子清澈宛若一汪清泉:“爹爹不肯把玉佩给团儿,只愿意给娘亲,可娘亲昨天答应给团儿了,这玉佩就是团儿的。”
“娘亲全天下最好,团儿最爱娘亲。”
徐绍章能看出团儿没撒谎。
“好,我知道了,是团儿爹爹的东西。”
思量许久,徐绍章开口:“徐家确实认识刘忠全刘公公。”
“他是我母亲那边的亲戚,我外祖家从前家道中落过,母亲的弟弟,也就是我舅舅为求生路便净身入了宫。”
“这些年徐家对外只说是我母亲的远房表弟。”
舅舅没有子嗣,他们是血缘最近的亲人。
徐家根基薄弱,日后他能否调去京城,能否在京城立足便全仰仗这个舅舅。
因此他自小,母亲便叫他同这个京城的舅舅写信,联络感情。
“你问刘公公的消息,是想联系太子?”
孟明姝点头。
徐绍章轻笑了一声:
“你可知,当今圣上并没有亲生儿子,陛下当年夺嫡时伤了身子,子嗣有碍。”
“这些年只有从宗室过继的三个子嗣,因为并非亲生子,圣上至今未曾立其中任何人为太子,哪怕陛下身体一日比一日孱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