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苏璟聊天很随意,但他可不单纯。
商场如战场。
苏璟能在溧水县有如此大的产业,仅仅只凭一个系统可不够。
“是我说多了,苏公子莫怪。”
刘伯温意识到自己失言,也是立刻起身道:“今日之事,只是老头子我一人的好奇心,还望苏公子不要多想。”
“我不打扰苏公子用餐了,以后有机会再聊。”
说完,刘伯温便直接转身离开。
苏璟看着刘伯温离开的背影,慢悠悠的喝了一口酒,眼神流转。
自己下午去过苏氏布行,这刘老伯就来询问布行的事情。
再联想到自己被跟踪的事,苏璟想不怀疑都不可能。
难不成又是什么对手,准备暗地里使下三路的手段了?
苏璟晃了晃脑袋,笑道:“管你什么人,正大光明出招我都受着,要是玩阴的,那就别怪我。”
.....
金陵饭店二楼。
朱元璋刚听刘伯温将刚才的事情完完本本的复述了一遍。
“这么说,这金陵饭店还有苏氏布行,全是那苏璟的产业了。”
朱元璋淡淡开口,倒没有十分的在意。
一来是他本身就不是很看得起商人。
二来是作为大明朝的建立者,区区这点产业在旁人眼中或许很多,但在他的眼里不过如此。
“是的,陛下。”
刘伯温回答道:“这苏璟小小年纪,能将生意做得这么大,若是后面无人的话,能力确实非比寻常。”
“尤其是北边都能打通贸易,属实不易。”
刘伯温虽然认同苏璟的能力,但内心依旧有所怀疑。
若苏璟是依靠朝中某些皇亲国戚才能有如此成就,那么评价也就是一般了。
“嗯,伯温想的周到。”
朱元璋点点头,继续道:“不过这苏璟竟然和北方做生意,简直胆大包天,如今北元残党仍在,实在是有资敌之嫌!”
收购个牛肉就是资敌了。
刘伯温并不这么认为。
虽说这北元尚有余孽未曾清剿,但这都是军国大事的范畴。
对于普通人来说,一些生意往来也是寻常的事情。
只要卖的不是军用物资,就没那么的严重。
片刻之后,朱元璋泄了些火气,说道:“伯温,依你看,这小子该不该抓起来拷问一下?”
“陛下圣心独断,老臣不便多言。”
刘伯温可不会接茬。
朱元璋没从刘伯温的口中得到答案,继续说道:“虽然这小子有些不务正业,但对于我还是很崇拜的,通敌可能性不大。”
苏璟言语间对于大明天子的推崇那是让朱元璋十分的受用,这会也是自己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
听到这话,刘伯温开口道:“陛下圣明。”
“呵呵。”
朱元璋瞥了一眼刘伯温,也明白这老滑头的态度了。
“陛下,依我看,苏璟现在已经生出了警惕之心,调查的事情,是不是该缓缓了。”
刘伯温说道。
他自己也是有些意外,明明是去探探苏璟的情况,却被苏璟怀疑了。
这小子,看着年轻,心思倒是很重。
朱元璋淡淡道:“确实,不过这小子有些意思,我得再看看。”
虽然接触不多,但朱元璋确实被苏璟勾起了兴趣。
尤其是对于商人的看法上,苏璟的话,道理是有的。
“可惜老臣并没有打听到苏璟去苏氏布行到底做了什么,有愧陛下所托。”
刘伯温微微躬身道。
朱元璋摆摆手,毫不在意:“马上去苏氏布行看看不就行了,这小子不也说了,报他的名字可以打折么。”
朱元璋有了主意,那是半点没耽搁,立刻就奔着苏氏布行去了。
日落西山。
本应是日落而息的时候,溧水县内却是人头攒动,相当的热闹。
街边各色小摊贩全都出来了,吃的玩的,那是数量极多。
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景象,一来是溧水县位于应天府之地利。
二来便是溧水县的商业足够发达。
因为只有商业发达,夜晚才会如此多彩。
这就和苏璟脱不开关系了。
“老爷,这晚上的溧水县还真是有够热闹的。”
刘伯温看着周围来来往往的人群,颇有些感慨道。
一年多之前,大明还在战火之中,四处生灵涂炭。
谁能想到,如今能有这般景象?
“是,够热闹好啊!”
朱元璋哈哈大笑,十分的满意。
很快,两人便来到了苏氏布行。
“二位爷,想要些什么料子,苏氏布行别的不敢说,这布料绝对是应有尽有!”
布行的伙计笑脸迎了上来。
朱元璋并没说话,刘伯温开口道:“我们是苏璟苏公子的朋友,特意来看看。”
苏璟?
布行的伙计明显愣了一下,不过这时掌柜孙平已经闻声而来。
“原来是贵客登门。”
孙平朝着伙计摆摆手,示意下去,然后对着朱元璋两人道:“在下孙平,是布行的掌柜,不知道二位贵客想要些什么料子?”
苏璟的朋友,孙平那是万万不敢怠慢的。
“把你们店里最差的料子拿来。”
朱元璋直接开口道。
最差的料子?
孙平一听,十分的诧异。
这两人看起来可不像是穷人,而且又是东家的朋友。
不过奇怪归奇怪,孙平倒也没有表现出什么异样。
“好咧。”
孙平直接来到的店门口处的货架前,指着几匹料子说道:“这就是我们这最差的布料了。”
这下就轮到朱元璋和刘伯温惊讶了。
谁家布行把最差的货物摆门口的?
看到两人的表情,孙平笑笑道:“二位是东家的朋友,我也就直说了。”
“咱苏氏布行的东西,就算是最差的,那也是让人挑不出毛病的,至少是对得起价钱的。”
说话间,孙平的脸上那是一个自信骄傲!
有点意思。
朱元璋问道:“那价格呢?”
“一匹一钱五分。”
孙平回答道。
一钱五分?
朱元璋和刘伯温的脸上同时露出了诧异之色,纷纷上手摸了摸布料。
“虽说只是麻布,但这价格,还能赚钱吗?”
刘伯温朝着孙平说出了心中疑惑。
太便宜了!
简直便宜的不像话!
朱元璋和他虽然现在身份地位尊贵,但两人可不是不知民生之人。
尤其是朱元璋,那是从乞丐到皇帝。
孙平回答道:“不赚钱,东家说了,来买麻布的都是穷苦人,他们的钱苏氏布行不赚。”
此言一出,朱元璋和刘伯温面色一震。
这苏璟,果真是个不一样的商人!
听着孙平的话,朱元璋和刘伯温心中都是一震。
先前苏璟在沙县小吃里说的那句“开给劳苦大众的”就深得朱元璋之心。
现在又听到孙平的这番话,对于苏璟的观感,再度提升。
此子可教!
刘伯温却是又问道:“苏公子大义,不过这样的话,若是有对手大肆买入,岂不是要亏本。”
“难不成还有限购数量的规定?”
好事可不是那么容易做的。
刘伯温一眼就看出了问题。
苏璟这样为了穷苦人着想,但对于竞争对手而言,这就是漏洞。
这种不赚钱品质又有保证的麻布,直接把苏璟的苏氏布行当成供货商就行了。
买光苏璟所有的麻布,浪费他的人力物力,等到市面上没麻布的时候,就是麻布涨价的时候。
等于是徒劳为其他人做嫁衣。
刘伯温想到的解决办法,就是限购。
只不过溧水县人口众多,真有人要这么做的话,限购也仅仅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办法。
“麻布并不限购。”孙平摇了摇头道。
刘伯温眉头一蹙:“难道没有人如我所说做吗?”
不应该啊!
一旁的朱元璋也有些诧异,听着刘伯温话,他随即就明白了其中的关节。
“那倒不是。”
孙平回答道:“我们这麻布一推出,便有很多人在暗地里收购。”
刘伯温点点头,这才对嘛!
“那后来呢?你们怎么处理呢?”
朱元璋好奇的问道。
既然现在苏氏布行还在正常售卖低价的麻布,那就说明对手的行动并没有预期的效果。
苏璟到底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朱元璋很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