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在鲁西南某个村子里,一户村民正紧锣密鼓地举行着一场热闹的搬家仪式。

  这户人家的新家——一座崭新的二层楼房。

  这座二层小楼是村里独一无二的存在,与周围普通的砖瓦房相比显得格外豪华大气,精美的外墙装饰,宽敞明亮的窗户,无不彰显着主人家的富足与荣耀。

  村里绝大多数的村民们,除了前来帮忙的亲朋友好之外,有的是被那喜庆的氛围所吸引,想要沾沾喜气,祈愿自己的生活也能像这家一样幸福美满;有的则纯粹是出于好奇心,想看看这村里第一座小楼究竟是什么模样。

  一时间,整个村子仿佛都沸腾了起来,就如同过年一般热闹。

  那篮球场大小的院子里,竟然密密麻麻地站满了人,欢声笑语此起彼伏,热闹的景象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人间烟火气。

  从清晨一直到傍晚快要天黑的时候,人群才渐渐开始散去。

  户主是一位名叫春燕的中年妇女,今年已经五十六岁了,她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寡居多年,丈夫早在二十多年前便因病不幸离世。

  为了能够照顾好孩子们长大成人,她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家庭和孩子身上,却因此错过了属于自己的终身大事。

  然而,她从未有过一丝一毫的怨言,始终以坚强的意志支撑着这个家。

  如今,孩子们都已长大成人,大儿子孙大海更是领着一帮村民在城里承包工程,常年在外,妻子带着孩子陪在身边。

  凭借着他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努力,逐渐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为这个家庭带来了无尽的荣光。

  小儿子孙小海,在临县与人合伙搞生猪养殖,每年生猪的出栏量最少上万头,也是名副其实的富裕户,娶了当地的一个女孩,并把小家也安在了那。

  大姑娘孙大梅和丈夫在县城郊区搞了几个蔬菜大棚,小日子过的也是幸福美满。

  还有小姑娘孙晓梅,是全村唯一的大学生,如今是县中学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孩子们越优秀,在家的时间就越短,老人就越是孤单。

  自从最小的女儿小梅,上大学开始,家里基本上就剩春燕一个人,也只有逢年过节的,孩子们才带着孙辈来看望她,但是待不了几天,很快家里就又会恢复冷清。

  孩子们都有了出息,也想让母亲在村里有面子。

  于是在大海的倡议下,兄弟姐妹凑钱为母亲在村里翻盖房子。

  几个孩子都很孝顺,大家一拍即合,再加上大海本身就是搞建筑的,建筑材料和工人都是现成的,说干就干,于是,不到一个月,一座二层小楼就建好了,楼上楼下一共十二间房子。

  中间甚至都没有听取母亲的意见,把他们自认为最好的留给了母亲。

  为此,母亲在村里赚足了面子,也赢得村民羡慕的眼神。

  然而,一次小梅临时放假回家,她没有告诉母亲,主要是想给她一个惊喜。

  这是她参加工作以来离家最长的一次,也是母亲搬进新房后她第一次回家。

  原因是她和男友同居了,过起了幸福的二人世界,早就忽略了家中的母亲。

  要不是他们谈到结婚的问题,估计再晚回几个月甚至半年都有可能。

  从县城到村里,没有直达汽车,只能先到镇上,再步行两公里才能到家。

  要是不愿意走,那就租个三轮车回去,也就三块钱的事。

  她这次回来,一是告诉母亲她要结婚了,这也是母亲担心,并一直催促的,毕竟自己也小三十了,算是大龄女了。

  男友小崔是县城郊区的,两人非常相爱,也是他的大学同学,本来是打算毕业就结婚的。

  但他又考上了研究生,今年刚毕业,所以才耽搁到现在。

  如今终于到了修成正果的时候,她当然第一时间要告诉自己的母亲。

  二是,她也确实想家了,想自己的母亲。

  此时,正是农村比较清闲的时候,秋收早在两个月前就结束了,天气已经开始慢慢变冷。

  她回到家门口的时候,竟然没有遇到几个熟人,严格来说,就没有遇到太多的人。

  大门是虚掩着的,她喊了一声,“妈,我回来了!”就推开大门走了进去。

  没有人回应她。

  院子里,除了摇晃着尾巴,围着她转的大黄,就是散养的几只鸡,悠闲的迈着轻盈的步伐......

  大黄是自己家养的土狗,它的嗅觉和听觉是很灵的,主人们回家从来不叫唤,只会上前拼命示好,也是陪伴母亲时间最长的。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章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