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星云世界
1、原始星云
最先进入我们视线的是星云——那些遍布太空中,幅员辽阔的云雾状天体。
1755年,德国人伊曼努尔·康德在《自然通史和天体理论》一书中提出了“星云假说”,这是宇宙天文学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使宇宙天体的生成理论,第一次从神学禁锢中解放了出来。它的主要内容是说:构成我们太阳系星球的物质,在最初时都都是微小的基本组成单位,它们充满了整个宇宙空间……其中密度较大的一类颗粒,凭借引力从它周围的天空区域,把密度较小的物质聚集起来,又与所聚集的物质一起聚成密度更大的物质,并如此一直继续下去,直到形成团块天体。与此同时,向着引力中心下落的微粒,由于斥力作用,会使垂直的下落运动变成围绕降落中心的圆周运动,于是天体开始旋转起来,最后形成行星绕太阳运转的圆盘状结构的天体系统。
康德提出自己的看法后,又有了1796年的拉普拉斯假说、1942年的阿尔文假说、1945年的维扎克假说,这些科学家们相继对康德的理论进行了补充和订正,而星云说也逐渐被主流理论界所接受,成为恒星形成的关键理论。
1758年,法国天文学家查尔斯·梅西耶在巡天搜索彗星的观测中,突然发现一个静止在恒星间的云雾状斑块。梅西耶根据经验判断,这片云雾状斑块可能是一个移动的彗星,但他继续观察了很久后,却发现这片云雾状斑块一动不动,在恒星背景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显然又不是彗星。
这是什么天体呢?在没有揭开答案之前,梅西耶将这类发现详细地记录下来。其中第一次发现的金牛座中云雾状斑块被列为第1号不明天体,即是 M1天体(M是梅西耶名字的缩写字母)。
1781年,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经过长期的观察核实后,决定将这些云雾状天体命名为星云。(由于早期望远镜分辨率不够高,河外星系及一些星团看起来呈云雾状,因此把它们也称之为星云。后来哈勃证实这些星云并非星云而是星系,但是人们在习惯上仍沿用了星云的误称,例如大小麦哲伦星云,仙女座大星云等,其实都是和银河系一样的大型星系,和我们现在所讨论的星云有着本质区别。)
那么,星云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先从最初的原始星云开始说起。
当提到宇宙空间时,印象里似乎是一无所有、黑暗寂静的真空。其实,这不完全对。
恒星之间广阔无垠的空间也许是寂静的,但远不是真正的“真空”,而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稀薄物质,包括星际气体、尘埃和粒子流等。
从宇宙空间的大尺度上来看,这些各种各样的星际物质都是均匀分布的,可是在确定的某个小范围区域内,物质的分布并不均匀,而这微弱的密度差异必然会被引力所放大,使这些稀薄物质缓慢聚集成巨大的纤维状云团,尽管宇宙作为一个整体仍然在膨胀,这其中的一些气云团却变得越来越密集,和周围稀薄的太空相比,象是一朵朵庞大的云团,于是,这些看来像云雾状的天体就被命名为原始星云,它们是宇宙间名副其实的大工厂,将在以后的漫长岁月中制造出许许多多巨大的、炽热的、熊熊燃烧着的恒星。
初始时期的星云主要成份是氢,其次是氦。比没有氢和氦的星际空间密度稍大,让它看起来象是一团云朵,但它的密度非常的低,甚至低到每立方厘米不到100个原子,这比地球实验室里得到的真空还要“真空”。不过由于星云的体积十分庞大,动辄就有几十上百光年的范围,导致了星云的质量很大,引力也非常大。
这些原始星云一开始,并不含有任何比氦元素重的金属(天文学上把比氦重的元素统称为金属,和化学概念中的金属不同),也就是这些无金属星云轻易制造出了体型庞大的原始第一代恒星。
在这里,我们还有必要了解一下天文学上关于星族的概念。
星族只有三种,分别是第一星族、第二星族、第三星族。
第三星族是宇宙中最为古老的第一代恒星,诞生于大爆炸后不久的原始星云中,是不含金属的恒星,体型庞大,寿命极其短暂——必定短于一百万年。因为它没有足够的碳、氧或氮的金属核心,核反应速度不足以产生足够能量来支撑庞大身躯,也就无法对抗引力坍缩而很快自我毁灭,最终很可能没有来得及发光发热就坍缩成为黑洞或很快爆炸。这种恒星在宇宙中早已不再形成,要观察它就必须在极端遥远的可见宇宙的边界搜寻,而在如此遥远的距离上辨认出第一代恒星,即使对尚未升空的韦伯望远镜来说,也是一件非常艰巨的任务。关于它们的描述目前还只有理论依据,没有任何实际上的观测成果。
第二星族是宇宙中相当年老的恒星,这类恒星比第一代恒星诞生的稍晚一些,只是体积小的多,才能够一直存活至今,它仅仅含有少量的、自己合成出来的金属元素,少的无法构成行星,更没有行星在周围环绕。
第一星族则是宇宙中的大多数恒星,是一大批非常年轻的恒星,比如我们的太阳就是一颗富含重元素的第一星族星,是上一代恒星(第二星族或者第三星族星)爆炸后的残骸所再次聚拢而成,富含的重元素全部来自上代恒星内部的核反应熔炉,那些我们佩戴的金项链、金戒指,就全部都是在上代恒星内部的熔炉中制造而成。
亿万年过去后,我们现在已经很难观测到原始星云了,绝大部分都演变成了星系和星团,更多的则是受到死亡恒星的爆炸“污染”,成分被大大改变,让我们无法确认是不是第一代原始星云。
星云和恒星一样,在宇宙中无处不在,目前可以观测到的却只有两大类,一类是弥漫星云,无时无刻都在制造着新的恒星,它们代表了宇宙恒星的诞生地,另外一类代表了恒星的死亡。包括行星状星云和超新星遗迹,都是恒星即将死亡或者死亡后留下的残骸和墓地,所以,星云既是恒星的摇篮,又是恒星的墓地。
2、恒星的摇篮
恒星的摇篮,也即是恒星的制造工厂,这种星云在天文学上被称为弥漫星云,广袤稀薄而无固定形状,没有明显的边界,常常呈现为不规则的形状,犹如天空中的一片片云彩,地球上的我们只有用望远镜才能观测到。
弥漫星云来自于星际物质的重新组合,体积都比较庞大,范围往往达到几十光年甚至上百光年,按照发光与否又分为亮星云和暗星云。
图:2010年4月,为庆祝哈勃升空20周年,美国宇航局发布船底座弥漫星云的一部分哈勃照片。
版权:NASA, ESA, and M.Livio and the Hubble 20th Anniversary Team(STScl)
亮星云是因为弥漫星云中存在有年轻的恒星,这些恒星发出强烈辐射把周围气体电离开来,或者反射附近的恒星而让星云整体发出可见光。比如猎户座大星云,巨蛇座天鹰星云,礁湖星云,鹰嘴星云,马蹄星云,三叶星云,玫瑰星云等。
暗星云表现为在较亮恒星或星云背景上的暗黑剪影,这些巨大的暗星云中没有明亮恒星,它们挡住了后面发光天体的光使自己呈现不透明的黑暗状态。著名的暗星云如猎户座马头星云,南十字座的煤袋星云,蛇夫座的蛇幢星云等。
图:2001年4月,为庆祝哈勃升空11周年,美国宇航局公布哈勃照片——猎户座马头星云(很难观测到的暗星云)局部照片。它旁边没有恒星照亮,也没有紫外辐射使它发光,它仅仅只是遮住了一个亮星云发出的光,使我们能看到它的轮廓——一个马头的形状,因此这个星云又称为马头星云,它是个典型的暗星云。
版权:NASA, JPL , NOAO, ESA, STSCI and the Hubble Heritige Team(哈勃遗产小组)
不管是亮星云还是暗星云,这些宇宙托儿所中每时每刻都在制造着新的恒星,我们将在以后章节去仔细看看它是如何制造恒星的,又是如何猛然间星暴(一下制造出千百颗恒星)的。
3、死亡的墓地
除了上述的弥漫星云之外,宇宙中还有行星状星云,它们是恒星濒临死亡或者死亡后的遗迹,这类星云让我们的宇宙变的不那么单调,而是五彩缤纷,辉煌美丽,尽管是一种死亡的美丽。
1764年,法国天文学家查尔斯·梅西耶发现位于狐狸座的哑铃星云(M27),这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行星状星云,后来,天王星的发现者、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在当时的望远镜技术下,感觉它很象是一颗较大的行星,因而把它命名为行星状星云。随着望远镜技术的发展,我们现在已经知道这种星云和行星没有任何联系,仅仅是一大片云雾状星云天体,但是这个不准确的名称——“行星状星云”却一直沿用下来。
我们的太阳是一颗很普通的恒星,在宇宙中不算是大质量恒星。那些比太阳质量大许多倍的恒星在演化末期将爆炸成超新星,但是对于中等质量和低质量的恒星来说,它们终将发展成为行星状星云。
这些必定成为行星状星云的恒星,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都在核心进行氢核聚变反应,忙着产生能量来保持自身的稳定。但是当恒星用尽了氢核燃料之后,恒星的外壳就支撑不住自身的质量,于是恒星的核心不得不收缩升温,温度升高又导致了恒星外壳的剧烈膨胀,当温度达到1亿度时,核心的那些早已聚变出来的氦核将开始聚变成为更重的碳和氧,这个核反应阻止了核心的收缩升温,但是氦的核反应对温度极端敏感,只要温度略有上升,就会迅猛加速核反应,继续合成更重的元素,释放出更多能量,进一步使外壳向外膨胀,于是恒星的气体外壳在不断收缩、膨胀之后,终于连同自己合成的部分重元素被抛入太空中形成彩色的物质层,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壳被抛离恒星,行星状星云便诞生了。
在银河系中,平均每年都有一个新的行星状星云诞生。自18世纪以来,天文学家已经观测了大约1500个行星状星云的图像,并对它们进行了编目分类。另外,可能还有大约1万个行星状星云隐藏在银河系稠密的尘埃云后面。
行星状星云有着千奇百怪的形状,大多对称分布,拥有五彩缤纷的气体云,但是它们的寿命很短,一个典型的行星状星云诞生后,抛射出来的气体会以每小时数千万公里的速度向外漂移,随着中央恒星的核聚变反应停止,温度逐渐冷却,当温度低至不足以释放出足够的紫外线让气体发光,行星状星云将变得不可见,漂出来的物质有的成为新恒星和行星的原料,有的则干脆飘进了星际空间中流浪,去组成其他的天体。这时候,也可以认为它是慢慢消散在黑暗中了,而且这个过程很短,往往只能持续1万年左右的时间,对于宇宙中漫长的时间概念来说,只是极为短暂的一刹那。
大爆炸无法制造出比氦元素更重的元素,初生宇宙的空间中根本没有重元素,更没有什么碎石、金属颗粒之类,原始星云成分都是氢和氦这些气体,而恒星经由核聚变一步步产生的重元素,那些极大比例的碳、氮和氧,还有硫、铁甚至金银,都只能通过行星状星云扩散到太空和星际物质混在一起,丰富空间中的金属含量,让这之后诞生的第二代恒星一开始就拥有比较多的重元素,物质才有可能聚拢成地球这样的固体行星。所以说行星状星云的寿命虽短,却扮演着承上启下的重要角色,没有它就无法形成地球这样的固体行星,生命更是无从谈起。
一般而言,行星状星云是对称且几乎是球形的,但是还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形状和非常复杂的形式,甚至还有长方形的星云。这些复杂形式的成因有的可能是中心恒星是双星所造成的,也有的可能是行星扰乱了恒星形成星云时的物质喷流。其结果就是造成大约10%的行星状星云有着强大的偶极性,和少数的不对称性。
2009年,摄影师唐-高曼博士使用澳大利亚天文台拍摄到一个“宇宙泡泡”,位于大犬座内的S308星,距离我们大约5200光年,它的中心是达到太阳质量20倍的沃尔夫·拉叶恒星,在星云中央附近发出蓝色的明亮光。该恒星被认为正处于一个短暂的爆前阶段,他膨胀的外壳强力吹去了附近的物质,用了7万年时间吹出一个直径60光年的巨大“泡泡”。当然,它最终必然爆炸成一颗超新星,这个泡泡也会变成行星状星云。
环状星云可能是天空中最著名的环状天体了。这个外观单纯且优雅的行星状星云,大小约为3光年,距离我们700光年远,它中央的濒死恒星抛出了自身绝大多数的物质,其中含有丰富的金属元素,以至于形成一圈美丽的红色环状星云。
图:环状星云
版权: NASA, NOAO S, ESA, M Meixner , STScI/T A Rector, NRAO
宇宙中较大的行星状星云都比较暗,而最亮的行星状星云又很小,所以在行星状星云中,狐狸座的哑铃星云既不大,也不亮,可以说是最容易看到的一个,甚至用小型望远镜都可以一下子辨认出来。这是个很美丽的天体,在满布恒星的星空背景中显得很突出,有人说它象两个圆锥顶对顶对接起来的哑铃,因此又被称为哑铃星云。
爱斯基摩星云又名为NGC 2392,它是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在1787年发现的,由于从地面看去,它像是一颗载着爱斯基摩毛皮兜帽的人头,所以得到了这种昵称。这个濒死的恒星在太空中正在进行最后的疯狂,留给我们一个极其震撼的图像。
图:爱斯基摩星云
版权:NASA, A, Fruchter and the ERO Team (STScI)
在这张“哈勃”拍摄的图片中,爱斯基摩人的皮帽子实际上是由彗星状物体围绕形成的圆环,云气是由一颗很像太阳的恒星在1万年前抛出来的外层气壳,中央星球的赤道附近,是一环浓厚的物质,而在星球的上下四方是以每小时12万公里运行的星球风,将星球四周的物质卷起形成美丽的泡沫。
另一颗非常漂亮的星云位于天龙座,叫做猫眼星云,在北半球的观测者可较易看到。该星云于1786年由威廉·赫歇尔首先发现,它的星云物质是原恒星演化为红巨星阶段时喷出的,物质成分主要为氢和氦,并拥有丰富重元素。但是这个星云特别的地方,在于其结构是星云当中最为复杂的一个,竟然有着绳结、喷柱、弧形等各种形状的结构,让人们至今仍未弄明白其复杂的形成机制,也让它成为一个被科学界最为广泛研究的星云。
图:天龙座猫眼星云
版权:NASA, ESA, Fruchter and the ERO Team (STScI)
科学家使出浑身解数,对猫眼星云作了很多年深入研究,却仍有很多谜题无法解决。
比如说猫眼星云的外层,那好几个相同中心的环状物体,产生时间的差距为数百年,不知道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差距。又比如猫眼星云中准时抛出同心环的机制也没有理论依据。有人认为星云的中央恒星为一双星系统,一颗恒星吸取另一颗恒星物质的过程形成一吸积盘,并在受方恒星两极射出喷流,这些喷流又与先前射出的物质碰撞,使抛出的物质被扭转成复杂的外形。双星互绕又使这些喷流极不稳定,似乎灯塔般一明一暗,向不同的方向指去。但是这也仅是猜测,没有令人信服的依据。
千奇百怪的行星状星云在宇宙中还有许许多多、各种各样,不胜枚举,我们这里提到的几个都是行星状星云的典型代表,但是这些星云无一例外,都是一颗燃料即将耗尽的恒星所喷发而成,那么燃料彻底耗尽的恒星,会变成什么样子呢?那还会是星云吗?
是的,燃料耗尽的恒星仍然会变成星云,只是,它们有个新的名字叫做“超新星遗迹”,是大质量恒星剧烈爆炸后的产物,也是恒星的第二个墓地,最终的墓地。
4、恒星的第二个墓地
星云除了弥漫星云和行星状星云之外,还有一类是超新星遗迹,但是严格说来,超新星遗迹和行星状星云属于一类性质相同的星云,都是恒星末期的产物,把这两种星云都归入恒星的墓地是完全合适的。
根据现在的认识,超新星爆发事件来源于一颗大质量恒星的死亡爆炸。
对于大质量的恒星,比如质量达到太阳质量的8~20倍的恒星,由于自身质量的巨大,在它们演化的后期,耗尽所有可用的燃料之后,核心元素会被强大引力所挤压,让质子和中子全都紧紧靠拢在一起,形成一颗超致密残骸(质量不够大的恒星核心不会爆炸,只会冰冷黑暗下去,成为宇宙中的一个实心疙瘩),外侧的气体层则以5%的光速抛射出去。当恒星核心的质量达到临界值,爆发时的绝对光度就会超过太阳光度的100亿倍、中心温度达100亿度时,这种爆炸就是超新星爆发。
超新星爆炸后的遗迹,是恒星最终死亡的墓地,象是一大团不断向四周扩散物质的云雾状天体,与行星状星云一样,这类星云的体积也在膨胀之中,最后的结局是趋于消散。
超新星遗迹中最有名的、研究最详细的是金牛座中的蟹状星云。1771年法国天文学家梅西耶所确定的第一号星云,就是金牛座蟹状星云,编号为M1。
图:金牛座蟹状星云 (M1)
版权:NASA, A, Fruchter and the ERO Team (STScI)
金牛座蟹状星云距离地球大约6500光年,气体总质量约为太阳的十分之一,直径六光年,现在还在以每小时4000万公里的速度膨涨着。由于蟹状星云扩张的速度非常快,于是天文学家根据这一速度反过来推算它形成的时间,结果得出一个结论,在900多年前,蟹状星云很可能只有一颗恒星的大小。因此天文学家认为蟹状星云是公元1054年超新星爆发后留下的遗迹。这个年代在西方没有任何超新星爆炸的记录,只有在中国的史料记录中被保存下来。
公元1054年7月4日,宋仁宗至和元年五月二十六日,《宋史·天文志-第九》记载:至和元年五月己丑,出天关东南可数寸,岁余稍没。
《宋会要》中记载:初,至和元年五月,晨出东方,守天关,昼见如太白,芒角四出,色赤白,凡见二十三日。
以上文字的意思是说“宋至和元年五月己丑”(即1054年7月4日)开始,有“客星(超新星)”出现在天关即金牛座附近,星的颜色是赤白。在最初的23天,即使在白昼,其光度如“太白”(即金星)。直至一年多后的“嘉祐元年三月辛未”(即1056年4月5日)才消失不见。在这将近两年的时间里,643天里只要能看到客星,司天监的人员总是坚持不懈地进行观测,他们详细地记录了客星的位置、颜色和亮度变化,令后人敬佩不已。
仙后座A(Cassiopeia A)是300年前仙后座内一颗恒星爆炸后的遗迹。它是银河系内已知的最年轻超新星遗迹。现在该遗迹在以每小时5000万公里的速度向外膨胀中。
这张相片是由美国宇航局钱德拉天文台、哈勃望远镜和史匹哲望远镜拍摄的照片合成出来。史匹哲拍摄的红外线以红色显示,哈勃获得的可见光以黄色显示,而钱德拉捕捉的 X射线以蓝色和绿色显示。
图:仙后座A遗迹(第谷新星)
版权:NASA, JPL-Caltech, O.Krause(Steward Observatory)
弥漫星云是制造恒星的超级工厂,行星状星云是恒星燃尽后的面貌,超新星遗迹则是恒星爆炸后的遗迹,所以不可否认,星云和恒星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血缘”关系,两者密不可分,恒星抛出的气体成为星云的部分,星云物质在引力作用下压缩成为恒星。在一定条件下,星云和恒星互相转化,生生不息。
下面我们就先来看看星云中时如何诞生恒星的。